- A+
目前,低级别胶质瘤(LGG)患病者怎样获得最好的医治方案仍然存在争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emoside)对1p/19q共缺失的少突胶质细胞瘤高度敏感,临床实验也证实替莫唑胺(temozolomide)能够增加LGG患病者的生存期。低级别胶质瘤存在不同的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类别,目前放射性疗法与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化学疗法对不同分子病理学类别LGG的治疗效果尚未明确。一项Ⅲ期开放式随机临床实验,比较放射性疗法与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化学疗法的治疗效果。
共有477例LGG患病者纳入研究,其中放射性疗法组240例,替莫唑胺(temozolomide)组237例。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组患病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9个月,放射性疗法组46个月。对318例曾进行分子标志物检查的LGG患病者作探索性分析发现,不同的低级别胶质瘤分子亚型,例如IDH突变与IDH野生型、伴与不伴1p/19q共缺失,具有不同的无进展生存期(p=
0.013)。有IDH突变并无1p/19q共缺失的患病者中,放射性疗法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比替莫唑胺(temozolomide)组长。但对于IDH突变而有1p/19q共缺失与IDH野生型患病者,两种医治方式对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无差异。
随访时间段发现,14%的替莫唑胺(temozolomide)组患病者出现3-4级血液系统副反应,而放射性疗法组不到1%。3%的替莫唑胺(temozolomide)组患病者发生3-4级感染,放射性疗法组仅1%。119例(25%)患病者去世,4例死于与医治相关的原理,每组各有2例。该研究结论是,无论是放射性疗法还是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化学疗法对于不同的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类别低级别胶质瘤患病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无差异。
敬请保留本站客服微信,以备不时之需。 肿瘤 /
药道网—药到病除,助力生命。汇聚全球药品资讯:Lenvatinib Lenvaxen
- 微信咨询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WhatsApp 沟通
-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